期刊信息
- 70/01封楼通知
- 70/01关于《中国期货及衍生品...
- 70/01关于清缴2017-2020级学生...
- 70/01关于组织新入职教职员工...
- 70/01关于召开本科期中教学检...
- 70/01关于报送硕士学位论文评...
- 70/01关于《中国城市农产品流...
- 70/01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
中国“物流”的三十多年
【出 处】:《
中国流通经济
》
CSSCI
2014年第28卷第12期 8-12页,共5页
【作 者】:
王之泰
【摘 要】
现代物流概念、理论、方法进入我国已经三十多年了,目前已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回顾我国物流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978-1984年前后的学习引进期、1984年前后到20世纪末的探索期、21世纪初开始至今十余年的发展期.在学习引进期,一方面是学习探讨物流相关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是考察和推介发达国家物流学科及管理经验,这对物流概念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重大作用并一直延续至今,但物流领域现存的许多问题也可追溯到学习引进期,如物流中计划经济的体制病以及物流概念乃至管理机构及制度上存在的混淆.在探索期,我国曾在一些经济领域推行国外引进的物流经验并尝试在体制、运行、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当然其中也遭受了相当大的挫折和失败,特别是深受旧的经济体制之害,对此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在发展期,受物流供给需求急剧增加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物流被赋予重要地位,国民经济相关部门开始规划和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重要文件.物流已经被我国经济体制所接纳,现代物流发展体制继续完善,促成了我国物流业大好的发展局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物流教育迅速推开,物流媒体和信息大量增加,物流企业遍布全国.为保持并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个是关于“量”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量的物流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问题.第二个是关于“面”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我国物流发展重宏观轻微观,较多偏重社会流通领域的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而轻视生产领域的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而从理论上讲,生产企业从物流管理中挖掘成本与利润的潜力,会自然诞生对社会物流的需求,这是市场经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物流 发展 三十年 China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irty years
上一篇:以物流一体化为先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第八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上的讲话
下一篇: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